
電話:0531-82097509
0531-82097508
傳真:0531-82097509
E-mail:jnhxdsc@126.com
網址:www.zhhmy.com
東海休漁半月間 寧波凍水產品迎來銷售旺季
濟南海鮮大市場 http://www.zhhmy.com/ 【發布日期:2013/6/17 來源:hxdsc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此頁 】
6月1日中午12時起,東海全面進入為期3個月半的伏季休漁期。 來源:中國寧波網
休漁,為的是不竭澤而漁,讓大海休養生息。而對于吃慣了海鮮的市民而言,在6月1日12時起至9月16日12時,市場暫別鮮活海鮮。
到今天,休漁已逾半月,市民的魚類消費情況如何呢,市民的餐桌有何變化?
休漁之后,市場里,活鮮海產品沒得賣了,但是此前儲備好的冰凍海產品大量上市,8000多噸冷凍水產品陸續出庫,帶魚、鯧魚、海鰻、小黃魚、梅魚、馬鮫魚、馬面魚等凍海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的空缺。
同時,來自江蘇、江西以及本地的河鯽魚、鰱魚、黑魚、草魚,不斷進入甬城。
而這幾年,寧波的海水產品養殖也有了長足進步。養殖梭子蟹、南美白對蝦早不是什么稀罕事,近年來,寧波養殖的仿東海野生大黃魚,無論是品相,還是口味,越來越接近野生大黃魚。
此外,挪威的三文魚,美國、加拿大的金槍魚,秘魯、阿根廷的魷魚,韓國的鴉片魚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鯧魚、帶魚、墨魚等“洋水產”的身影也在市場上頻現。
“準備一年就為了這兩三個月”
凍水產品迎來銷售旺季
隨著休漁后鮮活海產品暫時退出市場,冷凍水產品作為一種替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攤位上。記者從寧波市水產品批發市場(路林市場)一位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今年休漁期期間,我市差不多儲備了8000噸冷凍水產品來豐富市民菜籃子。
“隨著需求轉旺,我們也到了一年中除了春節之外最忙碌最重要的銷售期。”林宏(化名)是路林市場里的一位凍水產品經營戶。在做了10多年水產品批發后,如今,他的生意已經小有規模。
每年的休漁期,對林宏這樣的凍水產品經營戶而言,只要休漁期這兩三個月的生意做好了,一年的盈利也就在了。不然,一整年下的功夫都要白費了。
就在休漁近兩周的6月13日晚上8點多,記者在寧波市水產品批發市場(路林市場)凍水產區采訪時看到,林宏的攤位前圍滿了一圈前來交易的顧客,而在市場其他凍水產品經營戶的攤位前,也都是一派忙碌的氣氛。整個市場里燈火通明,車輛川流不息,嘈雜的過磅聲、封箱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記者在林宏的攤位上觀察了近兩個小時。這其間,林宏不是被顧客圍著看貨、談價格、算賬,就是在冷庫里搬貨,用來休息的椅子成了擺設,記者也完全沒機會插話。
“路林市場凍水產品交易一般從晚上7點半左右開始,在休漁期期間,每天到了晚上8點前后,凍品生意逐漸進入高峰期,顧客一撥接著一撥來,這個高峰一直延續到晚上9點半左右,而晚上10點之后,我們開始清理攤位。”好不容易等到有點空閑了,林宏開始和記者聊了起來。
他告訴記者,一年12個月中,自己差不多有四分之三時間都在沿海各地跑。“到處去收購海產品,今年的行情如何,哪里的貨好,什么時候便宜,每種海產品收購都大有學問。如果能找到便宜又好的貨源,我們做生意成本也相對低了。”林宏稱,“這些進貨渠道都是商業機密。”
一般而言,每年下半年開漁后兩三個月,差不多到了10月份、11月份,是海產品收購的一個黃金期。“那時捕撈量大了,價格自然回落,而且入秋近冬,很多海產品肉質也最好,在那幾個月里,我幾乎天天都在江蘇、福建等各個收購地跑。”
而每年到了三四月份,也是另一輪收購水產品的旺季。
海產品收購來之后還要進行加工,然后按照不同等級、質量分別裝箱、放進大冷庫里冷凍起來。“就拿鯧魚來說,現在我的倉庫里就有10多種規格,有的在外行人看來根本沒有什么區別,價格卻要相差一半多。”林宏告訴記者,凍水產的好劣挑選標準很多,而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新鮮度。
以寧波市民喜歡吃的鯧魚來說,帶鱗流網鯧的賣價就要比拖網鯧高許多。
同樣是4公斤一箱、條重約0.2公斤的鯧魚,一箱拖網鯧目前的批發價格在300元左右,而一箱流網鯧的批發價格可能要440元。
“拖網作業捕撈上來的魚大多被擠在一個空間里,這樣容易造成魚的魚鱗脫落甚至窒息死亡。而流網作業主要是由數十至數百片網連成長帶形放在水中直立呈墻狀,隨水流漂移,把游動的魚掛住或纏住,這樣捕撈上來的魚沒有經過強烈碰撞,一般都還帶著鱗片比較新鮮。”
林宏告訴記者,活皮蝦的新鮮度,主要看它是否“綠殼紅爪”。如果蝦殼呈淡綠色,爪子偏紅色,這樣的活皮蝦價格可以賣得相對高些。
當然,除了新鮮度之外,海產品的大小、重量、產地也是定價的重要指標。
以4公斤一箱的流網鯧來說,條重0.05公斤的,每箱批發價格在120元左右;而條重0.1公斤的,每箱批發價格在240元上下。
不過,這些凍品的定價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銷售旺季到來不斷變化。
林宏告訴記者,隨著休漁期到來,從4月底5月初開始,凍品價格就開始往上漲,而且漲速很快。去年下半年,每箱價格為330元的鯧魚,到了今年上半年三四月份,價格為每箱350元,半年時間內,每箱差不多漲了20元。而到了6月休漁期開始的時候,每箱已經漲到420元,兩三個月時間內每箱就漲了70元。
而眼下,休漁開始15天左右時間里,每箱價格又比月初的時候漲了差不多20元。
“隨著休漁前回港漁船帶來的最后一網海鮮逐漸銷售完畢,市場上凍水產品開始唱主角,凍品價格也會越來越高,基本上一星期到10天左右就會提一次價,估計這股漲價潮要一直持續到7月份。”
盡管價格不斷往上漲,但凍水產的生意卻隨著市場需求增加而日益轉旺。
林宏告訴記者,除了市區菜市場的水產經營戶會每天來路林市場拿貨之外,周邊地區像紹興、新昌等地的經營戶也會遠道而來進貨,“經營戶進貨量最大的,還是寧波人愛吃的鯧魚、小黃魚、帶魚、蝦等。”
“對于我們來說,一年生意好壞主要也就看休漁的這段時期,從目前幾天攤位上的銷售情況來看,差不多每天銷售額在5萬—6萬元,還算可以,估計到了7月份銷售額還會有點增加。等到了8月份南海等海域開漁,市場上有新鮮漁貨供應后,凍品生意又要一落千丈。而等到東海開漁后,凍品區基本上門可羅雀,有時候一連幾天生意都會‘吃鴨蛋’。等到了那時候,我又要離開寧波,去沿海各地為收購明年的凍水產品奔波了。”林宏稱。
張女士一家菜肴換花樣了
6月13日,記者在高塘菜市場遇見了正在買菜的張女士,家在望京歐院的她,是個典型的“馬大嫂”。休漁近兩周了,在她的菜籃子里,已經沒有鮮海產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活的淡水魚和貝殼類海水產品,“東海休漁了,我們家里的菜譜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6月13日中午時分,記者來到張女士家里,餐桌上的菜十分豐盛。有胖頭魚魚頭燒豆腐、蔥油花蛤、油炸鱭魚、大烤魷魚等。“阿拉家里5口人,平時都喜歡吃海鮮,不過,這段日子,海鮮少了,我們也改口味了,具體的方法,主要是讓河鮮和貝殼類、冰鮮類商品來代替。”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天,我到菜場買的胖頭魚魚頭每公斤20元,十分實惠。”
休漁期一到,市民并非食無魚。
事實上,在菜市場里,除冰凍海產品之外,養殖海產品也非常多。此外,養殖水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著市民的餐桌。蔬菜、肉食品以及陸續開禁的活禽,也都在休漁期,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不單調。
“市面上的水產品很豐富,聽說市區光冷凍水產品的庫存量就有8000噸,只是換幾種魚吃吃罷了。”張女士說。
而來自寧波市人口計生委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市登記的暫住人口為475.05萬人。他們中91%為省外流入,尤以安徽、四川、江西等省居多。
對于他們而言,飲食本就不以海產品為主,故而,休漁期對他們的餐桌而言,影響并不大。
追尋休漁期漁貨的來源
6月13日早上,記者來到高塘菜市場,發現對蝦、河蝦、淡水養殖梭子蟹供應充足,不少攤位在賣冰凍海產品和養殖大黃魚、仿野生大黃魚等。
而在那些開在社區旁的菜籃子超市里,記者注意到,來自江蘇、江西以及本地的河鯽魚、鰱魚、黑魚、草魚非常多。
在市區的一些菜市場里,山東等地的養殖大黃魚貨源充裕,價格也很便宜,每公斤僅40元—60元,但口味與野生大黃魚相比,實在差得太遠。
而本地產的仿東海野生大黃魚在休漁期就俏多了,這種無論口味,還是品相與野生大黃魚十分相近的漁貨,每天的銷量較休漁前上升30%以上,這種每公斤零售價在240元左右的大黃魚,成長于我國最大的東海大黃魚的天然產卵地———韭山列島海域。
此前,已有寧波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搞仿東海野生大黃魚的水產科研項目,今年已投放10萬尾,3年共投放300萬尾。
據記者了解,如今,這種仿東海野生大黃魚在市區的10多家菜市場已可買到,并且,每天現捕現撈、保鮮配送。
就在6月13日這一天,記者早上在翠柏路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不少市民還未等超市開門就等在這里,一位姓李的大媽告訴記者,她在這里能買到一些新鮮度十分不錯的東海小黃魚。
而這,讓記者納悶,東海禁漁已近兩周,何來這種鮮魚呢?
一進店里,記者注意到,這種小黃魚真的有賣,價格也不貴。這家超市一位姓陳的生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搞的是漁貨的“反季節”銷售,早在5月份,他們購進了一大批東海新鮮漁貨,不用速凍方法,改用新型的冷凍保鮮儲藏。而在休漁期,這種新型冷凍保鮮儲藏的小黃魚一上市,品相與口味和新鮮的大同小異。
“市民餐桌上的活淡水魚,不少來自外地,其中來自杭州勾莊淡水魚市場的商品很多,本地的活淡水魚的捕撈旺季,還要等一個多月。”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魷魚、鮐魚、鱈魚、金槍魚……
大洋深處有漁貨
6月1日,正當東海、黃渤海、南海伏季休漁時,一大批優質的魷魚、鮐魚、帶魚,正從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深處源源不斷地“游”上岸。
“遠洋漁業近年來逐漸成為本市海洋捕撈的新亮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我市具有農業部遠洋漁業資格企業10家,外派遠洋漁船48艘,總功率達到26575千瓦,實現產量2.45萬噸,產值2.18億元。在全國計劃單列市中,寧波的遠洋漁業發展規模居前。
寧波的遠洋捕撈漁船,主要活躍在哪些地方?
據介紹,東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等海域都有寧波遠洋捕撈漁船的身影。而在這些地方,捕撈上來的深海魚以魷魚、鮐魚、帶魚等經濟魚類居多。
遠洋船只按照捕撈對象大致分為金槍魚圍網船,主要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附近;金槍魚釣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赤道附近;魷魚釣船在阿根廷和秘魯海域,其中秘魯海域這些年來效益非常好。
再就是合作捕撈海區,其中在非洲加納捕撈墨魚和雜魚,在毛里塔尼亞和摩洛哥捕撈珍貴的章魚。此外,還有大型拖網船在白令海峽捕撈鱈魚等。
據記者了解,今年下半年,我市還將陸續派出遠洋捕撈船只到秘魯等地捕魚。
“從2006年開始,已有9艘大型釣魷船,陸續在秘魯公海東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阿根廷海域一帶作業。”國內最大的民營遠洋漁業公司之一的寧波海之星遠洋漁業公司負責人稱,“2年前,我們又派出6艘大型遠洋釣魷船繞過半個地球到1萬海里外的東南太平洋公海遠洋捕撈基地釣秘魯大魷魚。”
這位負責人曾跟著釣魷船到過東南太平洋公海遠洋捕撈基地,“捕撈的遠洋漁業產品,普遍來自未受污染的純凈深海區域。魷魚產量比北太平洋海域產量高出很多,平均每艘產量2000至3000噸。”
據介紹,平時寧波市場上見到的魷魚,個體一般都很小,最重的也就兩三公斤,但跟秘魯魷魚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秘魯 魷魚普遍1米多長,重約50公斤,大的有100多公斤,比普通成年人還重。”
記者了解到,遠洋漁船捕撈回來的魚,動輒上百斤,上岸后并不是全部運到市場里銷售。大部分魷魚釣起來后先要進行粗加工,再送到寧波和舟山的一些工廠進行精加工,最后銷往市場。
“除了魷魚,通過輔助船的接駁,進入寧波的大量遠洋魚產品還有金槍魚、鮐魚等。”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捕魚上岸后,也能豐富本地水產品的品類與總量。”
新聞提醒
禁漁期間存在違規偷捕現象
東海禁漁期一到,理應寧波餐飲業的菜譜也掉轉方向了,尤其是一些專做海鮮菜的店家生意也淡多了。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一些地方的海鮮大排檔居然顧客盈門,生意興隆。記者在一家海鮮店的出樣臺上看到,有銅盆魚、虎頭魚、蝴蝶蝦等20多種,店老板告訴記者,這些水產品除養殖外,大都是從內港海釣而來。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禁漁期,漁船違規出海偷捕的現象也確有存在。
“市面上出現的部分新鮮幼魚可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也有可能是本地一些‘三無’船只通過拖網等方式違規偷捕上來的。”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副支隊長王法獻稱。
記者從我市漁政部門獲悉,我市將運用科技手段對海上作業漁船實施監管,對違反休漁禁漁規定作業的漁船一律扣港處理,扣除全年油價補助款,并沒收違法所得,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