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0531-82097509
0531-82097508
傳真:0531-82097509
E-mail:jnhxdsc@126.com
網址:www.zhhmy.com
縱有好價錢 無蟹也枉然!螃蟹都去哪兒了?
濟南海鮮大市場 http://www.zhhmy.com/ 【發布日期:2017/3/31 來源:hxdsc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此頁 】
2016年的河蟹養殖、銷售已經結束,很多養殖戶的的養殖效益較前幾年要差。2016年9月初至11月初的價格行情并不比同期低,但這期間賣蟹的養殖戶卻出現了大面積虧損,主要原因是河蟹死亡率高,產量低下。究其原因,是因為人工養殖河蟹的成活率低,平均只有約50%,這是制約河蟹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螃蟹料領域有十多年成功經驗的嘉吉公司一直在尋找問題癥結和應對方案。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很多河蟹養殖戶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明明塘里放了很多扣蟹,清塘時一算卻沒有多少產量。許多養殖戶投苗時達到1200只/畝——2000只/畝,而最終的回捕率只有30%——40%!養殖戶最大的疑惑是螃蟹都去哪兒了?
養殖現場調查分析表明,河蟹養殖過程中,死亡率高主要在以下兩個時期:一,早春階段第一、二次蛻殼期間的蛻殼障礙高發導致傷亡,河蟹蛻殼不爽,hold不住,60%以上的河蟹損失發生在此階段;二,高溫期間的池底低氧引發病害或是缺氧死亡,養殖管理不善,飼料質量不高,河蟹體質弱,抗應激能力低,河蟹只能通過死亡給你顏色瞧瞧。
早春期間,面對河蟹蛻殼不遂導致的高死亡率,該怎么辦?
河蟹的蛻殼是復雜的生理學過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離子調節等都參與其中。總的來說,蛻殼受神經分泌腺、器官分泌腺等內分泌腺的分泌物以及光照、水溫、餌料和水體中鈣鎂離子含量等外源因素的影響。其中,蛻皮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水溫變化(水溫低于15℃,蛻殼即受到抑制,以至停止蛻殼)及幼蟹的抗應激能力是關進影響因素。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蛻殼素供給及能量,營養增強和提高幼蟹抗應激能力。
1.選擇優質幼蟹飼料
早春時節,倒春寒多發,氣候多變。尤其是陰雨天較多時,光照不足、池底水溫低,河蟹的蛻殼障礙多發;攝食少,體質虛弱,易發病。同時,河蟹蛻殼期延長,同步性、增重率亦較差。河蟹的采食量低,消化酶的活性弱。因此在選擇飼料時,要選擇質量高的幼蟹飼料,如嘉吉的“安億科“與”普瑞納”品牌的蟹倍壯系列螃蟹料。優質的飼料誘食性好,可消化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消化能量設計合理,有利于提高河蟹的采食量,并提供足夠的氨基酸和能量供應生長和代謝,提高幼蟹體質。同時,蟹倍壯螃蟹料還專門添加蛻殼及抗應激因子和腸道健康添加劑,會提高幼蟹采食量和抗應激能力,專門應對早春期間蛻殼不遂的挑戰,預防在此期間由此而帶來的河蟹損失。
2.早開食,提高攝食量
早開食:水溫0℃——5℃,3——5天即可投餌一次;水溫5——10℃,2、3天即可投餌一次;水溫10℃——15℃,1、2天投餌一次。
3.提高水位,提高并穩定池塘底部溫度
早春陰天多,日照少,氣溫變化亦劇烈,進而影響水溫,同時對河蟹造成應激。根據測量,陰天情況下,50——60cm深處的水溫較0——10cm的高,且日較差小,一般小于0.8℃。筆者建議環溝水位提高至0.6米以上,可有效提高池底水溫。
4.培育肥水,穩定水體
早春肥水較為困難,務必注意少量多次的原則,3——5天一次,施用少量粉劑肥水產品,多兌水,以便使營養鹽懸浮于水體中上層。30——40厘米透明度的肥水比清瘦水體保溫好,水溫可提高0.5——2℃。
而高溫期間河蟹的死亡率高是回捕率低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針對高溫期間的河蟹管理,應該注重溶氧和營養的雙“養”管理:
1.底質管理。作為底棲甲殼動物,蟹池底部的溶氧管理是關鍵。水草區域底部溶氧常低于2mg/L,溶氧低于1mg/L,河蟹即開始昏迷,因此底部溶氧是重中之重。晴天,微孔增氧可以從晚上7、8點開機至次日清晨7點。氣壓較低或陰雨天,最好全天開機。
2.水草管理。水草管理亦是以蟹池底部溶氧為核心。水草過密會阻礙水體流動及上下水層的氣體交換,導致底部缺氧發臭、水草腐爛等一系列生態惡化事件,進而導致河蟹死亡。因此,水草管理需注意:割草打溝、及時撈草、雨前排水、雨后解毒。
3.藍藻處理。藍藻發生后,應根據輕重緩急循證施治。局部用藥,保守處理,切忌因為用藥導致蟹池缺氧的狀況發生。
4.優質河蟹育成料。
7、8月高溫期間熱應激,河蟹攝食變弱,免疫力下降是導致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該期間選用的飼料應該具有高誘食性,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提高河蟹抗應激能力的特性。嘉吉蟹倍壯育成料,關注河蟹的營養需求,針對性添加抗熱應激添加劑,提高河蟹的采食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