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著豐富的經歷,做過很多種工作,木工、小商販、種地、買賣糧票、下煤井,什么樣的苦都吃過,一夜之間從百萬富翁成為百萬負翁,不變的他是對生活的熱情,對歌聲的熱愛,不屈不撓,笑對人生,實現40多年的夢想,登上央視舞臺,他就是濟南海鮮大市場業戶劉慶昌。
從百萬富翁到百萬負翁
1969年劉慶昌出生在黃河邊上的一個小村子,從小就喜歡動腦子的他,不愿意安于現狀,喜歡做點小生意,上初二的時候學校放暑假他就去服裝市場里批發衣服,騎著自行車到各個村子里去銷售,收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做起了多種生意。由于父親是煤礦工人的緣故,劉慶昌17歲初中畢業了進入了煤礦當起了下煤井工人。“在當時下煤礦一個月可以拿到150元的工資,每到月底一拿到工資,都會著急騎著自行車跑100多里地回家看父母”,劉慶昌露出憨厚的笑容。
1990年,劉慶昌經過參加考試進入了淄博市高青縣清苑紙廠,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由于劉慶昌的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很快被調到工廠辦公室工作。2005年,喜歡做生意的劉慶昌又有了新的想法,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又向朋友借了一筆錢,開了一家物流公司。2008年初,由于物流托運不慎,一批巨額貨物丟失,導致劉慶昌的物流公司瞬間倒閉,并背負起100多萬的債務,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劉慶昌徹夜未眠,告訴借給他錢的朋友自己三年之內一定會還清所有債務。經營失利的劉慶昌并沒有去抱怨什么,用他的話來說:“只有經歷了才能成長,不能因為一時的落魄而放棄生命”。
為了盡快改變這種狀況,2008年6月,劉慶昌辭去了人人羨慕的紙廠工作,打起了賣海鮮的主意,并多次到濟南海鮮大市場考察了解情況。2008年12月8日,劉慶昌瞞著妻子拿著借來的6000元,在濟南海鮮大市場租了個攤位做起了小生意。初入海鮮市場,劉慶昌并不急于賣海鮮而是做起了熟食生意,“我先要慢慢了解海鮮的貨源和銷售渠道,向鄰攤學習海鮮儲存保鮮技巧”,劉慶昌講道。
2009年中旬,劉慶昌逐漸摸清門路,賣起了海鮮。他有著自己生意經,要賺的少,質量好,貨真價實,這樣回頭客老顧客才會多,腳步才站得穩。每天夜里12點多就起床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的3點多才能休息,相比以前舒服的辦公室工作,劉慶昌開始也不習慣,想想100多萬的債款,他的動力也就大了。2011年,在劉慶昌夫妻二人的努力下還清了所有的賬務,并有了自己的存款。
從偷著唱歌到榮登央視
2013年5月3日,劉慶昌一次外出送海鮮之際瞞著妻子偷偷的參加了山東電視臺舉辦的歌聲海選節目,用自己的歌聲從幾千人中脫穎而出,站在了山東電視臺《讓夢想飛》的舞臺上,在節目環節中劉慶昌一次次晉級,不要任何獎品,談到自己的夢想就是希望妻子支持自己唱歌,并用改編的一首歌表明了自己對歌聲的熱愛,征服了在場評委。
從小就喜歡唱歌的劉慶昌,70年代,在廣播中學會的許多歌曲,至今仍能一字不差地哼唱下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劉慶昌對唱歌愈加癡迷,廠里有演出,縣里有比賽他都會積極參加,每次參加必會拔得頭籌,因此劉慶昌在淄博市高青縣也是小有名氣的歌唱家,講到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站的更高的舞臺上盡情釋放對歌聲的熱愛。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萬象,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大家好我是海鮮哥劉慶昌”。2013年6月3日,劉慶昌接到中央電視臺《黃金100秒》導演組的邀請,在精心準備下,劉慶昌站在了央視舞臺上,用100秒的時間圓夢自己40多年的心愿,用歌聲盡情釋放自己的激情。
劉慶昌精彩沉淀的生活閱歷,豐富著歌聲的靈魂,在他的歌聲中洋溢著最積極向上的生活氣息。從北京回來以后,劉慶昌開始思考下一步的目標,想著怎么樣去充實自己。“我的下一個的夢想就是想去參加星光大道,雖然40多歲了我覺得正是我的黃金時期,事業不能耽誤,精神生活也不能丟啊。”劉慶昌信心滿滿的講出下一個沖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