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0531-82097509
0531-82097508
傳真:0531-82097509
E-mail:jnhxdsc@126.com
網址:www.zhhmy.com
各地黃顙魚存塘量逐漸減少 市場銷量略顯疲軟魚價偏低
濟南海鮮大市場 http://www.zhhmy.com/ 【發布日期:2016/11/30 來源:hxdsc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此頁 】
十一月底,從主要水產市場的情況來看,黃顙魚的銷量都不是太好,無論是華南華東還是華中西南等地,收魚的老板普遍反映市場量不太走得動,好像也沒有具體的原因,國慶節過后的黃顙魚生意就這么波瀾不驚的、不溫不火的。從消費習慣上來看,入冬以后黃顙魚的主要消費終端仍然是餐館火鍋店,尤其是火鍋、地鍋這些的菜肴最受歡迎,但是真要說起來,現在可以做火鍋、地鍋原料的魚類品種還真不少,從采購成本上來說,黃顙魚肯定不是利潤最高的,在現在很多餐館火鍋店競爭激烈、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黃顙魚并沒有太多的優勢讓采購方多進貨,或許這很可能是最近黃顙魚終端市場消費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了,每個地方尤其的消費習慣并不完全相同,黃顙魚在當地的銷售情況也肯定不會完全一樣,但是走量不大的主要市場確實比較多,黃顙魚消費市場整體略顯疲軟。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要說和往年相比,這段時間黃顙魚的行情走勢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都是廣東以外的養殖戶集中賣魚,廣東省內養殖戶多以觀望為主,到了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每個地方的存塘量都不是很多,老魚的量普遍都非常少,新魚的存量等等不一,有的地方估計很快賣完,有的地方可能在春節前都賣不完。對比過去幾年,好像基本是這個節奏。從細微的方面來挨個說的話,就比較多了,比如不同黃顙魚品種的養殖規模、價格走勢每年都有變化,黃顙魚養殖越來越呈現從高度集中到慢慢分散的態勢發展,很多地方都有人開始養黃顙魚了,只是規模大小而已,事實上全國范圍那么大,能養黃顙魚的地方很多,養魚的散戶多了,對于魚價多少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二三四線城市,以前可能都靠外來貨源支撐市場,現在本地有了一些零散的養殖,對外的依賴性自然就小了,如果零散養殖的當年效益還可以,到了第二年可能養殖的人會跟著增加一些,這就是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的養殖格局都會有一些變化,尤其是現在信息特別靈通了,這種變化的節奏肯定會慢慢加快、甚至越來越快,明年黃顙魚產業的變化可能會比今年還要大。
從總體的魚價來看,基本都維持在十塊多到十一塊多這樣的范圍浮動,不同地區之間的差價并不太大,各地的價格比較透明,價格不同主要就是看大魚多少、賣相如何、以及收購商是否現金抓魚等等。從廣東佛山地區來看,4兩頭新魚收購價大概在10.8元/斤左右,5兩頭新魚收購價大概在11.8元/斤左右,廣西南寧地區2兩以上池塘魚收購價大概在11-11.5元/斤,7寸的網箱魚收購價大概在11.5-12元/斤,浙江湖州一帶收購價大概在10.5元/斤左右,湖北枝江地區大概在10-10.5元/斤左右,四川眉山地區5-7寸雜交魚收購價大概在10元/斤。由于目前廣東以外的黃顙魚還沒有斷貨,整體魚價偏低,再加上現在廣東老魚很少、新魚養殖規模減少存塘量不多,養殖戶賣魚積極性不高,廣東魚進入市場的流通量偏小,據收購商估計,至少還要三周多的時間,廣東魚的供應量才會增加,正好差不多趕上圣誕節、元旦節市場。目前隨著溫度的下降,廣東佛山地區黃顙魚養殖戶每天的投喂量已經大大減少了,“以前兩萬斤魚每天大概喂六七包料,現在一般只喂兩三包料,估計到了十二月份投料量會更少”。
浙江湖州一帶黃顙魚銷售高峰期早已過去,現在當地存塘量不多,專抓黃顙魚的水車已經看不見,黃顙魚都是和白魚加州鱸這些品種搭配拉到市場銷售,近期長三角市場的滬寧杭三個市場,杭州新農都市場的大環境穩定一些;上海銅川路市場十月底搬到江陽市場,很多檔口老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南京眾市場的黃顙魚銷售主要集中在眾彩市場,國慶節以后,黃顙魚市場走量本來就已經下降了,這段時間市場里一些檔口又時不時打打“價格戰”,價格很不穩定,多數時候偏低,批發商多數也是微利甚至保本經營。
湖北地區黃顙魚養殖除了在武漢周邊地區,宜昌的枝江一帶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池塘魚養殖已成規模,普遍的養殖水平都不低。據收購商袁老板介紹,最近枝江一帶老魚的存塘量很少,新魚存量大,規格主要集中在2兩左右,盡管養殖戶都在賣新魚,但現有的存塘量肯定要賣到春節以后,大小規格的雜交魚差價不大,收購價基本在10-10.5元/斤。由于市場走量偏小,一些養殖戶急著賣魚,收購商報價會有一些差價。
最近“北京超市活魚下架”的新聞被炒的沸沸揚揚,有謠言聲稱活魚的質量安全缺乏保證,然后又扯上養殖過程中的一些使用違禁藥的事情,官方并沒有就中間的原委發出確切的說明,但是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稱,本月至12月將在北京等12個大中城市組織開展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以了解市場銷售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摸排水產品的主要質量安全隱患。這也給包括黃顙魚在內的所有從業人員再次提醒,在養殖過程中要時刻把“科學養殖、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黃顙魚鱖魚等品種在每年都會有違禁藥抽檢超標,尤其是在廣州深圳佛山等抽檢頻繁的市場,幾乎每年都有類似的通報出現,其他市場通報出現的頻率不高,并不代表就不存在問題。這一次“北京超市活魚下架”,相信會讓更多的市場會加強對水產品質量的抽檢,現在只要上升到食品安全的高度,力度根本小不了,相關部門對于這種事情也會采取“零容忍”的態度,不管是養殖戶還是流通商,都應該對自己負責,對行業負責,不要因小失大,在水產養殖行業,因為違禁藥的問題導致整個行業長時間低迷甚至瀕臨崩潰的案例并非個例,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保持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分享到:
上一篇:臺灣鯛價格崩盤 比菜還便宜
下一篇:長沙馬王堆市場:上周水產品價格略有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