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0531-82097509
0531-82097508
傳真:0531-82097509
E-mail:jnhxdsc@126.com
網址:www.zhhmy.com
2015全國水產品行情走勢:特種水產需求不旺 海鮮價格平穩
濟南海鮮大市場 【發布日期:2015/12/29 來源:hxdsc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此頁 】
2015年,我國水產養殖受氣候、節日、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養殖產量穩中有升,大部分水產品市場整體供應相對充足,交易活躍,成交額、成交量穩步增長。縱觀全年,受全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影響,水產品消費增加明顯,從而整體抬高了2015年水產品市場一線的價格。
供應平穩,價格同比上漲明顯
從我國部分水產品一線銷售情況來看,1-2月因為元旦、春節兩大節日相繼發力,拉動水產品價格到達上半年頂峰;3月水產品需求趨淡,價格跌勢明顯;4月受“清明”、“五一”節日影響,加上天氣變化不定,水產品量價齊升;5月天氣適宜,水產品上市品種豐富,上市量大,價格呈小幅回落狀態;6月,部分地區受雨水太多的影響,淡水魚價格抬頭,但蝦類進入上市旺季,帶動水產價格整體回落;7、8月兩月受氣溫及高肉價影響,水產品需求旺盛,價格也是穩步上揚;進入9后,隨著休漁期的結束,市場淡水魚供應量充足、海產品上市量明顯增多,雖有中秋、國慶兩大節日支撐,水產品價格仍然回落明顯;10-12月隨著國慶節日銷售旺季的結束,市場水產品銷售趨淡,價格繼續呈下滑狀態。
四大家魚價格漲多跌少,走向兩級分化
來自水產品市場一線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水產品市場四大家魚整體走量偏弱,同比減少約5.3%;綜合平均價去年同期下跌4%左右。從銷量方面看,受全國經濟萎縮,今年市場草魚、鰱魚銷量跌幅明顯,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了約12.4%和13.5%;今年病死豬肉、僵尸肉、禽流感等事件頻發,城鄉居民傾向選擇少吃豬肉和禽蛋、多吃魚。因此,深受市民喜愛的鯽魚、鳊魚銷量增長明顯,較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約18.2%和11.5%。
從價格方面看,今年四大家魚價格以漲為主,除了草魚外,鰱魚、鳊魚、鯽魚價格同比均呈不同程度上揚,其中鳊魚漲幅最大。主要是今年鳊魚養殖量減少,上市量偏緊,2015年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17%左右。特別是臨近年底,隨著需求量的增加,供應量更加跟不上,批發價還有上漲趨勢。與其相反,今年草魚養殖總量多,加上需求不旺,導致價格持續低位,全年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下跌了大約18.7%。
特種水產需求不旺,價格仍以上漲為主
近年來,受三公消費減少影響,高端餐飲消費市場份額有所減少,中檔的特種水產品消費也呈下行走勢,2015年市場監測的8種特種水產的銷售總量同比減少約1.54%,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了約11.3%。從銷量方面看,除了鱸魚、鱖魚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約39.4%和10.15%,其余6種特種水產品銷量同比均呈跌勢,其中回魚、甲魚、鯰魚、鱔魚這4個品種的跌幅都超過了20%左右;價格方面, 受氣候和上市時間影響,鱖魚、鱸魚的價格繼續呈兩頭低、中間高的傳統狀態,綜合平均價同比基本持平。
南美白對蝦等大蝦上市時間拉長,量多價跌
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蝦類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下跌了5.53%左右。從銷量方面看,白蝦、青蝦的上市量同比分別下跌了約42.4%、7.7%,而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兩個大蝦的上市量同比分別增長了約69.6%和49.7%。
從價格方面看,近兩年青蝦產量持續不高,使得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春節前后;3、4月回落;今年夏季暴雨過后,青蝦價格迅速上漲,與春節期間同步,市場青蝦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6%左右。今年南美白對蝦、羅氏蝦養殖面積擴大,量多價跌。今年這兩種大蝦不僅上市時間提前了半個月左右,收尾時間也大大拉長。按以往慣例,對于生長溫度在18-32℃的南美白對蝦來說,進入11月份后,羅氏蝦、南美白對蝦等大蝦將收尾落市,但今年這兩種大蝦的養殖面積擴大,總產量增長明顯,在進入年底,露天蝦的存塘量仍然較大,造成量多價跌的局面。全年市場羅氏蝦、南美白對蝦綜合平均價較去年同期下跌了約7.4%和2.5%。
今年螃蟹的總產量不低,大蟹量少價高
今年的螃蟹養殖面積不小,但受天氣影響,總產量雖同比不低,但大蟹不多。銷量方面,受產地市場和電商銷售擴大的影響,今年市場螃蟹銷量大幅萎縮,同比減少約三成以上。價格方面,今年3兩以下的公蟹、2.5兩以下的母蟹價格相對便宜,但大蟹同比漲幅明顯,特別是3-3.4兩的母蟹、3.5-3.9兩的公蟹,市場需求一向較大,價格同比漲幅翻番。
海鮮價格較為平穩,澳龍、加龍價格波動較大
近兩年來,我國的海鮮交易已步入正軌,交易量也是逐年增加,縱觀今年市場海鮮價格,除了澳龍價格波動較大外,其它品種價格均較為平穩。澳龍及澳龍替代品種加龍,受國家關稅政策的調整和節假日集中消費影響,節假日前后貨源緊缺現象頻現,價格波動較大。
來源:中國漁業報.第一水產